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people:craftsman:nanyang_chen [2020/02/05 21:49]
kenski [Video 藝論紛紛-陳南陽茄苳入石柳]
people:craftsman:nanyang_chen [2023/07/03 09:02] (目前版本)
kenski
行 1: 行 1:
-====== People南陽師@Tainan ======+===== People::Craft::南陽師 =====
 陳南陽(1947-2019) 陳南陽(1947-2019)
-===== 茄苳入石柳的國寶陳南陽 =====+==== 茄苳入石柳的國寶陳南陽 ====
 美術天份 受父影響 美術天份 受父影響
 南陽師出生於台南市安南區海尾,祖籍是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鼎美村,其陳家開台祖先是於清乾隆41年(1776年)來到台灣,以算命為業,到他已是第七代, 南陽師出生於台南市安南區海尾,祖籍是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鼎美村,其陳家開台祖先是於清乾隆41年(1776年)來到台灣,以算命為業,到他已是第七代,
行 24: 行 24:
 德藝雙馨 藝留人間 德藝雙馨 藝留人間
 「謙受益 滿招損」是南陽師常掛在嘴上的勵志名言,他是個急性子的人,說話聲音鏗鏘有力,語氣中肯,對人總是噓寒問暖,態度和藹,非常樂於助人與提攜後進,每有問題請教總是有問必答,倘有他不懂的地方,他會跟你說:我回去查資料後再告訴你,鼓勵大家要謙虛,多讀書,不要自大,讓後輩受益良多,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謙受益 滿招損」是南陽師常掛在嘴上的勵志名言,他是個急性子的人,說話聲音鏗鏘有力,語氣中肯,對人總是噓寒問暖,態度和藹,非常樂於助人與提攜後進,每有問題請教總是有問必答,倘有他不懂的地方,他會跟你說:我回去查資料後再告訴你,鼓勵大家要謙虛,多讀書,不要自大,讓後輩受益良多,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 Memorial speech to 鄭子寮福安宮的建廟顧問 ===
 +[[temple:tao:nezha|Spirits中壇元帥@Tainan]]
 ==== Video 藝論紛紛-陳南陽茄苳入石柳 ==== ==== Video 藝論紛紛-陳南陽茄苳入石柳 ====
 {{youtube>sPLek4PaO9U?large|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youtube>sPLek4PaO9U?large|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臺南市是臺灣傳統藝術的重鎮,其中已登錄的傳統藝術與文化資產技術相關的工藝美術類有粧佛、繡黼、糊紙、彩繪、剪黏、泥塑、竹籐編…等等,計有21項(截至2015年底,持續增加中)。這些傳統藝術的技術的保存者或產業體系,在臺灣可說是數量最多、技藝最佳的地區之一。而這些保存者的生命、習藝歷程、知識就是最佳的文化瑰寶,過往針對這些技術保存者多擬定專書或專案研究報告,用以推廣傳播的影像及訪談執行部份較少,在網路影像發達的現在,影像可以補充文字不足及作為入門媒材。所以為保存及推廣這些工藝保存者及技術特色,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擬定本計畫,以影音訪談及工作畫面,用來記錄這些人物群像,並進一步透過網路來可以推廣臺灣珍貴的傳統。 臺南市是臺灣傳統藝術的重鎮,其中已登錄的傳統藝術與文化資產技術相關的工藝美術類有粧佛、繡黼、糊紙、彩繪、剪黏、泥塑、竹籐編…等等,計有21項(截至2015年底,持續增加中)。這些傳統藝術的技術的保存者或產業體系,在臺灣可說是數量最多、技藝最佳的地區之一。而這些保存者的生命、習藝歷程、知識就是最佳的文化瑰寶,過往針對這些技術保存者多擬定專書或專案研究報告,用以推廣傳播的影像及訪談執行部份較少,在網路影像發達的現在,影像可以補充文字不足及作為入門媒材。所以為保存及推廣這些工藝保存者及技術特色,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擬定本計畫,以影音訪談及工作畫面,用來記錄這些人物群像,並進一步透過網路來可以推廣臺灣珍貴的傳統。
-==== Notes ==== +==== Interview 一藝入魂:陳南陽的茄苳入石柳 ==== 
-  * 鄭寮福安宮的建廟顧問+{{youtube>TmNhbgtHat8?large|alice chang}} 
 +‧南臺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核心能力本位自主培育計畫\\ 
 +‧課程名稱:在地文化探索:台南的木作工藝\\ 
 +‧影片主題:一藝入魂:陳南陽的茄苳入石柳\\ 
 +‧採訪製作:傅冠維  傅思綺  李雨澤  楊淑媚 嘉  劉筱涵\\ 
 +‧指導老師:張秀惠 
 +{{tag>peopl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