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37區
在地企業 Biz
各分區 District
農特產 Farmer
地圖 Map
🐍乙巳年 全大運@
長榮大學
👩🌾將軍蘆筍
登入
側欄
Tainanese 台南與我
台南人的信箱 網址 在地資訊筆記
搜尋
Menu
跳至內容
隨選Random Pages
🎲每日隨選
單字台南 A to Z
找🔎 Where's?
活動Activities
訊息 WhatsNew
文化 Culture
藝術 Gallery
興趣 Hobby
飲食🍜Eats
廟宇☯️Temple
Biz@Tainan
農產 Farmer
住宅 House
城市探索City Tour
老店 OldStore
博物館 Museum
觀光工廠 Factory
市集商圈 Market
路線 Routes
地理 Geog
wiki教學🏈Playground
Eats@Tainan::飲食
50/
All tags
biz
culture
design
fanpage
festival
food
gallery
gift
hobby
market
nature
people
sport
spot
student
tour
village
七股
中西區
仁德
佳里
六甲
北區
北門
南化
南區
善化
大內
學甲
安南區
安定
安平區
官田
將軍
後壁
新化
新市
新營
東區
東山
柳營
楠西
歸仁
永康
玉井
白河
西港
關廟
鹽水
麻豆
網站工具
最近更新
多媒體管理器
網站地圖
登入
頁面工具
顯示頁面
舊版
反向連結
回到頁頂
足跡:
本頁是唯讀的,您可以看到原始碼,但不能更動它。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請詢問管理員。
~~NOTOC~~ ===== Tainanese::南陽師 ===== 陳南陽(1947-2019) ==== 茄苳入石柳的國寶陳南陽 ==== 美術天份 受父影響 南陽師出生於台南市安南區海尾,祖籍是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鼎美村,其陳家開台祖先是於清乾隆41年(1776年)來到台灣,以算命為業,到他已是第七代, 父親陳榮風,業漁,養殖魚塭,母親陳黃籃,育有二男一女,陳南陽排行老二 ,畢業於安平石門國小,小時候因為父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家中供奉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伽藍菩薩,父親常會念經、持佛菩薩聖號,在其長期薰陶之下,看到佛寺廟宇就特別的有興趣,國小時喜歡塗鴉,畫漫畫,充分展現繪畫天賦,舉凡人物、風景、廟宇、廟會活動的印象都是他的習作對象,參加學校的畫圖比賽還得到獎牌,家裡的長輩知道他有此種美術的天份,國小一畢業便介紹他到老古石街(現信義街)的火木雕刻處,拜入府城雕刻師陳火木門下,學習茄苳入石柳技藝。 精益求精 從茄苳入石柳到廟場 14歲開始當學徒,一年只休五天假,當時的工資低廉,一天2塊錢,一個月薪資只有60元,由於雕刻工序繁雜,薪水又低,賺不到錢,很多學徒都選擇改行;火木師總共收有20幾位徒弟他是排行第9的,16歲出師以後,便開始承接廟宇雕刻工作,如:北門永隆宮、鹽水大埔南天宮、嘉義新塭嘉應廟等都有他的作品。 貴人扶持 台日師傅恩 種下提攜後進的因 23歲退伍後,陸續接到高雄苓仔寮安瀾宮、台北指南宮的雕刻工作,由於雕刻是需要不斷精進求進步,巧遇東港林榮坤師傅不吝指導,願意教他雕刻4吋厚的木材,進入另一個深淺雕刻領域,了解到深淺明暗、層次透視的觀念,需注意人物前後相互間的對應與景觀的立體搭配、適當的留白,對他後續的畫稿有很大的幫助。 26歲在台北欄間外銷公司承包日本的日式欄間、屏風、大宮、大寺等工程,多次帶隊到日本的寺院進行雕刻工程。當時日本知名木雕師中山慶春時常來台,有機會指導他日式的畫稿技巧,傳授其設計畫稿心法,助其走出另一條路,28歲便開始幫寺廟畫稿,30歲回台南自創工作室,工人曾多達60人。 多讀書熟知歷史典故 畫出府城一片天 畫稿的人必須深諳歷史戲劇的背景由來和人性互動的奧妙,唯有大量閱讀與參考前人的作品,才能在小小的天地裡注入空間的場景和人物對應的關係,藉由人物動態來述說忠孝節義的故事。34歲時就有吳文豐、王瑞安、吳為林等人請他畫圖,全盛時期有20多個廟場老闆請他幫忙。 危機變轉機 茄苳入石柳工藝風華再現 民國78年大陸開放,很多寺廟與日式欄間雕刻基於成本考量,訂單都轉向大陸,且大陸貨進來後,大家生意一落千丈,訂單減少也讓他周休7日整整失業了8年,幸好有妻子王春梅無怨無悔的支持與鼓勵撐了過來,茄苳入石柳當時只剩下陳燦亨在做而已,民國89年因為內政部政務次長林慈玲對於茄苳入石柳工藝的重視與欣賞,訂做了一件公媽廳神龕,精緻典雅上了新聞,專屬台南的異木鑲嵌工藝得以曝光傳播開來,讓此傳統工藝再度得到大家的青睞,得以風華再現,並藉由網路的快速傳播,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與收藏,將整個市場炒熱起來。 技藝傳承學術殿堂 登錄文化資產 南陽師由於擁有畫稿與雕鑿鑲嵌多樣技法,民國94年受邀至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開課,將茄苳入石柳這門工藝在學術殿堂薪傳給學生,這門技藝在大陸幾乎失傳,許多工藝師皆要來台取經。民國103年得到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肯定,登錄為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保存者,為府城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當年並收丁志仁為其入門弟子,將其一生所學技藝傳承下去。 德藝雙馨 藝留人間 「謙受益 滿招損」是南陽師常掛在嘴上的勵志名言,他是個急性子的人,說話聲音鏗鏘有力,語氣中肯,對人總是噓寒問暖,態度和藹,非常樂於助人與提攜後進,每有問題請教總是有問必答,倘有他不懂的地方,他會跟你說:我回去查資料後再告訴你,鼓勵大家要謙虛,多讀書,不要自大,讓後輩受益良多,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 Memorial speech to 鄭子寮福安宮的建廟顧問 === [[temple:tao:nezha|Spirits中壇元帥@Tainan]] ==== Video 藝論紛紛-陳南陽茄苳入石柳 ==== {{youtube>sPLek4PaO9U?|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臺南市是臺灣傳統藝術的重鎮,其中已登錄的傳統藝術與文化資產技術相關的工藝美術類有粧佛、繡黼、糊紙、彩繪、剪黏、泥塑、竹籐編…等等,計有21項(截至2015年底,持續增加中)。這些傳統藝術的技術的保存者或產業體系,在臺灣可說是數量最多、技藝最佳的地區之一。而這些保存者的生命、習藝歷程、知識就是最佳的文化瑰寶,過往針對這些技術保存者多擬定專書或專案研究報告,用以推廣傳播的影像及訪談執行部份較少,在網路影像發達的現在,影像可以補充文字不足及作為入門媒材。所以為保存及推廣這些工藝保存者及技術特色,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擬定本計畫,以影音訪談及工作畫面,用來記錄這些人物群像,並進一步透過網路來可以推廣臺灣珍貴的傳統。 ==== Interview 一藝入魂:陳南陽的茄苳入石柳 ==== {{youtube>TmNhbgtHat8?|alice chang}} ‧南臺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核心能力本位自主培育計畫\\ ‧課程名稱:在地文化探索:台南的木作工藝\\ ‧影片主題:一藝入魂:陳南陽的茄苳入石柳\\ ‧採訪製作:傅冠維 傅思綺 李雨澤 楊淑媚 林子嘉 劉筱涵\\ ‧指導老師:張秀惠 {{tag>peopl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