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temple:ikuantao [2024/11/19 14:43] 127.0.0.1 外部編輯 |
temple:ikuantao [2025/04/04 10:15] (目前版本) kenski |
||
---|---|---|---|
行 6: | 行 6: | ||
====Understanding:: | ====Understanding:: | ||
- | 一貫道為其第十六代祖劉清虛取論語里仁篇中「吾道一以貫之」 | + | > 一貫道為其第十六代祖劉清虛取論語里仁篇中「吾道一以貫之」 |
+ | |||
+ | <WRAP round box 500px> | ||
+ | {{mdi> | ||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足徵天地之源,出於道,未有天地,已有此道。伏羲氏出,仰觀俯察,究天地之生理,而畫先天八卦,以顯天地奧妙,此為大道降世之始。 |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足徵天地之源,出於道,未有天地,已有此道。伏羲氏出,仰觀俯察,究天地之生理,而畫先天八卦,以顯天地奧妙,此為大道降世之始。 | ||
- | | + | |
- | * 周代道祖老子降世,發揚道宗,東渡孔子,後由孔子傳之曾子,再傳子思、孟子。 | + | * 周代道祖老子降世,發揚道宗,東渡孔子,後由孔子傳之曾子,再傳子思、孟子。 |
- | * 孟子以後道脈西遷,心法失傳,儒道道脈泯滅,究未得繼續道統,良以孔子時,業經盤轉西域,釋門接衍,釋迦牟尼得道後,真法傳大弟子摩訶迦葉為禪宗初祖,單傳至二十八代達摩尊者。梁武帝時,達摩西來中土,真機妙法,復還於中國,是謂「老水還潮」。 | + | * 孟子以後道脈西遷,心法失傳,儒道道脈泯滅,究未得繼續道統,良以孔子時,業經盤轉西域,釋門接衍,釋迦牟尼得道後,真法傳大弟子摩訶迦葉為禪宗初祖,單傳至二十八代達摩尊者。梁武帝時,達摩西來中土,真機妙法,復還於中國,是謂「老水還潮」。 |
- | * 自達摩入中國,真道乃一脈相傳,達摩為初祖,單傳給神光二祖,其後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相繼之。六祖歸後,迄清初黃夷祖掌道,千年中惟有七祖、八祖住世。其間,性理心法係賴禪宗大德及全真道明師承傳。 | + | * 自達摩入中國,真道乃一脈相傳,達摩為初祖,單傳給神光二祖,其後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相繼之。六祖歸後,迄清初黃夷祖掌道,千年中惟有七祖、八祖住世。其間,性理心法係賴禪宗大德及全真道明師承傳。 |
- | * 而宋代大儒出,性理之學徧及天下,雖道統無攸歸,但真宗賴以復興。 | + | * 而宋代大儒出,性理之學徧及天下,雖道統無攸歸,但真宗賴以復興。 |
- | * 降及明代又有羅教、黃天道等新興宗教崛起,倡導「無生老母」、「龍華三會」信仰,宏揚了大道精義,更為爾後天道普度收圓,尊定基礎。< | + | * 降及明代又有羅教、黃天道等新興宗教崛起,倡導「無生老母」、「龍華三會」信仰,宏揚了大道精義,更為爾後天道普度收圓,尊定基礎。< |
+ | </ | ||
* {{ : | * {{ : | ||
* 入道儀式稱為「求道」,經獻供禮、請壇之後,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正式成為教徒。早年的入道儀式頗具神秘色彩,亦因此為兩岸執政當局猜忌。< | * 入道儀式稱為「求道」,經獻供禮、請壇之後,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正式成為教徒。早年的入道儀式頗具神秘色彩,亦因此為兩岸執政當局猜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