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eats:meals [2025/03/10 09:57] kenski [Dinner晚餐] |
eats:meals [2025/04/11 14:13] (目前版本) kenski |
||
---|---|---|---|
行 1: | 行 1: | ||
~~NOTOC~~ | ~~NOTOC~~ | ||
=====Meals:: | =====Meals:: | ||
- | > | + | > |
- | ====Breakfast早餐==== | + | ====🕖Breakfast早餐==== |
> 來台南一定要吃早餐,對台南人來說,吃魚吃粽子吃粥都不算稀奇,穿著短褲拖鞋就可以在小攤子前坐下來吃,早餐吃得這般彭湃這麼隨意這麼任性,外人看起來好傻眼,只是台南人當那是生活,剛好而已。【米果.如果有一種鄉愁叫台南】 | > 來台南一定要吃早餐,對台南人來說,吃魚吃粽子吃粥都不算稀奇,穿著短褲拖鞋就可以在小攤子前坐下來吃,早餐吃得這般彭湃這麼隨意這麼任性,外人看起來好傻眼,只是台南人當那是生活,剛好而已。【米果.如果有一種鄉愁叫台南】 | ||
===地域特有早餐=== | ===地域特有早餐=== | ||
行 12: | 行 12: | ||
有幾間知名的代表,如伊麗的店、ORO、席瑪朵等,簡單一點的也有魚羊鮮豆都是。六吋盤這類餐廳,雖然也符合豐盛的早午餐,但因用餐環境以半自助的Cafeteria型態,氣氛與咖啡廳有所不同。 | 有幾間知名的代表,如伊麗的店、ORO、席瑪朵等,簡單一點的也有魚羊鮮豆都是。六吋盤這類餐廳,雖然也符合豐盛的早午餐,但因用餐環境以半自助的Cafeteria型態,氣氛與咖啡廳有所不同。 | ||
{{section>: | {{section>: | ||
- | ====Lunch午餐==== | + | ====🕛Lunch午餐==== |
===飯攤=== | ===飯攤=== | ||
台南人的飯攤可以說類似自助餐的原型,又與台南料理中肉燥的飲食習慣,因為吃新鮮的熱菜,所以炒好的菜常見的扁魚白菜、洋蔥蛋、紅蘿蔔蛋、筍絲蛋、時蔬都會用炭火保溫、圓盤承裝、整齊排開供食客點餐,主菜則可以煎滷虱目魚肚、煎鮮魚或白帶、滷魚頭、滷吳郭魚(有蛋),輔以現炸的蝦捲、土魠魚卵,現烤的味增魚、香腸(站大又號~香腸助,這現烤香腸還可以是一整條沒有分節,整條蜷在特製的碳烤爐上,不只烤熟也有保溫作用)。 | 台南人的飯攤可以說類似自助餐的原型,又與台南料理中肉燥的飲食習慣,因為吃新鮮的熱菜,所以炒好的菜常見的扁魚白菜、洋蔥蛋、紅蘿蔔蛋、筍絲蛋、時蔬都會用炭火保溫、圓盤承裝、整齊排開供食客點餐,主菜則可以煎滷虱目魚肚、煎鮮魚或白帶、滷魚頭、滷吳郭魚(有蛋),輔以現炸的蝦捲、土魠魚卵,現烤的味增魚、香腸(站大又號~香腸助,這現烤香腸還可以是一整條沒有分節,整條蜷在特製的碳烤爐上,不只烤熟也有保溫作用)。 | ||
行 20: | 行 20: | ||
點菜的承裝,飯攤不同於自助餐餐盤,不怕麻煩地用小圓盤,如同中國人喜歡的圓融,將一樣樣菜從攤子上的擺盤搬到自己的桌上,不論人多人少或與人併桌(偷偷比較或欣賞別人的點菜),賞心悅目讓人食指大開。攤前的特別席(面對老闆欣賞快手手舞地調製逐份餐點),則是老饕或常客的首選。 | 點菜的承裝,飯攤不同於自助餐餐盤,不怕麻煩地用小圓盤,如同中國人喜歡的圓融,將一樣樣菜從攤子上的擺盤搬到自己的桌上,不論人多人少或與人併桌(偷偷比較或欣賞別人的點菜),賞心悅目讓人食指大開。攤前的特別席(面對老闆欣賞快手手舞地調製逐份餐點),則是老饕或常客的首選。 | ||
{{section>: | {{section>: | ||
- | ====Dinner晚餐==== | + | ====🕕Dinner晚餐==== |
===點心時間=== | ===點心時間=== | ||
相對北部大飯店的下午茶,台南人下午老早就有豐富的下午點心選項與習慣,一來是早期做工人的作息,老爸常常下午四點鐘外頭工作回來時帶了點心回家,常吃的有武廟前的四神湯與大腸,也有喜樹金山香腸大腸,蝦捲或蚵嗲,多半是可以吃半飽,也方便顧店的老媽準備晚餐的彈性,重點是老爸會要大家停下大家手邊的工作" | 相對北部大飯店的下午茶,台南人下午老早就有豐富的下午點心選項與習慣,一來是早期做工人的作息,老爸常常下午四點鐘外頭工作回來時帶了點心回家,常吃的有武廟前的四神湯與大腸,也有喜樹金山香腸大腸,蝦捲或蚵嗲,多半是可以吃半飽,也方便顧店的老媽準備晚餐的彈性,重點是老爸會要大家停下大家手邊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