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 | |||
liujia:start [2025/07/10 03:53] kenski [Topic::主題] |
liujia:start [2025/07/10 03:54] (目前版本) kenski [734::六甲區] |
||
---|---|---|---|
行 7: | 行 7: | ||
</ | </ | ||
* [[wp> | * [[wp> | ||
- | * 三百多年前陳永華將軍在此教士兵燒磚瓦、建瓦厝,使得六甲有「磚瓦之區」的美稱,更留下了許多瓦窯與古厝的遺跡。明鄭時期臺灣的瓦窯一共有10條左右,六甲約有5、6條,數量佔了當時的一半。全盛時期民國60年代左右,共有100條瓦窯場座落在六甲與官田的交界區,享有「瓦窯之鄉」的美譽。六甲的黏土拿來窯燒不需要上彩塗料就能燒出色澤柔和溫潤的赤磚紅瓦,質地十分堅實。燒製完成之後以供應南臺灣的需求為主,瓦窯每窯須燒45天,一年燒三、四次。💬[[fb> | + | * 三百多年前陳永華將軍在此教士兵燒磚瓦、建瓦厝,使得六甲有**磚瓦之區**的美稱,更留下了許多瓦窯與古厝的遺跡。明鄭時期臺灣的瓦窯一共有10條左右,六甲約有5、6條,數量佔了當時的一半。全盛時期民國60年代左右,共有100條瓦窯場座落在六甲與官田的交界區,享有**瓦窯之鄉**的美譽。六甲的黏土拿來窯燒不需要上彩塗料就能燒出色澤柔和溫潤的赤磚紅瓦,質地十分堅實。燒製完成之後以供應南臺灣的需求為主,瓦窯每窯須燒45天,一年燒三、四次。💬[[fb> |
* 六甲區舊時有鹿群奔馳,臺1線與174線交叉路口入口意象緣自於此。 | * 六甲區舊時有鹿群奔馳,臺1線與174線交叉路口入口意象緣自於此。 | ||
* [老屋]六甲區公所推展文創,將區內特色老屋林鳳營車站、毛昭川故居((座落於建國街18巷內,鄰近六甲市場與農會,是 | * [老屋]六甲區公所推展文創,將區內特色老屋林鳳營車站、毛昭川故居((座落於建國街18巷內,鄰近六甲市場與農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