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ism@Tainan 佛教寺院

佛教中伽藍即寺院的意思,與道教廟宇簡單的不同,佛寺沒有翹翹的屋簷,佛寺少了香爐手持祈禱的香,佛寺給人清幽清淨的印象,隨著規律悠揚的誦經聲讓人身心安頓,佛教的哲理深藏在許多佛滅後所留下的經典中,不論是小乗或大乘佛教,自身的解脫道或是發菩薩願自渡渡人,透過師父/老師習正法修正道,在生活中安身立命。8-)

法鼓山線上持誦 可祈福迴向 | 電子報紙 人間福報

Architecture::佛寺

Temple@Tainan::佛寺

道場

齋堂

佛、佛法與佛教

佛法雖是佛陀在世間所傳,但教法(佛法與佛教)卻不能全然劃上等號,佛教是為傳世因此有塑像有形之物,藉之流傳與教化用;佛法可說無形,是指月的手,佛的捻花微笑,只是心傳,所以有經典禪宗六祖(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對我這般俗世眾生,佛菩薩的形象或有形,如寺廟的氛圍(安靜 清涼 清淨),有助自己的正信、發心、持續靠近(中觀)。8-)2)

佛教Buddism 佛教初期以簡樸生活的實踐,以及基於緣起思想的四聖諦八正道的修行,達到解脫煩惱的目的。

佛法Dharma 佛陀不立文字,經典都是弟子集結討論紀錄而得。佛法住世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和末法時期5)

appendix

1)
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焚起衝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刻氤氳。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2)
故有法界說 有為法不礙出世間法
3)
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
4)
那爛陀寺為古代東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
5)
1.正法時期:為佛住世及涅槃後的第一個五百年,此時因去佛不遠,善根還非常深厚,弟子們聽到佛法以後,很容易就能證到聖果,證果的多,不證果的反少。2.像法時期:佛滅後第二個五百年開始,共有一千年的時間,這時無法那麼純粹地修行佛法,所以修行的人多,而證聖果的人少。3.末法時期:從佛滅後一千五百零一年開始算起,一共是一萬年的時間。